吴必虎

阅读(2635) admin 2016-10-24

古村落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一直是我们遗产界、旅游界、投资界、政府和NGO(第三方组织)等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古村落有很多种活化的方式,乡村旅游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

传统村落为何快速消失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平均每天有300多个古村落在消失,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一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驱动,加速了各地城镇化;二是一些过时的政策法规,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首先,高速城镇化使得大量的人口集聚到城里去了,一些古村落变成了无人居住的村落。这时候,如果没有旅游开发,没有新农村建设,乡村便会加速消失。

另一个方面,从法规制度上来说,我们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相应的其他法规,都会加速古村落的破坏与消失。比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民只能通过拆旧盖新来改变居住环境,这很大程度地破坏掉了原有村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某些“过时”内容又进一步加剧了古村落的消亡。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村落

为什么要保护古村落?因为它有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景观、文化内涵主要集中在乡村。因此要体验文化景观、挖掘文化内涵,都必须要回到乡村去,到乡村去找。这时候乡村的文化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再者,过去工业化为主导的城镇化,导致了我们的环境日益恶化。现在,从政府到民间,人们慢慢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农村也就逐渐体现出了它的生态价值。

第三个价值是经济价值。城镇化以后,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但也有些人依然喜欢乡村生活。他们回乡建房,怡然自得。长此以往,乡村的乡绅化日益凸显,这时候经济价值就产生了。

现在古村落的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其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也已陆续采取了实质性行动。

比如,制定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550个古村落先后被纳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未来将有更多的古村落受到相应的保护。

活化是古村保护的重要途径

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NGO(第三方组织),都在提倡保护古村落。

那么,到底怎么保护呢?我们提出来一种基本的方式——“活化”。实际上,古村不让它发展是不行的。被动的保护,排他性的保护是保护不了的。农民不答应,当地政府也不答应。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活化。

那么,祖先遗产到底怎么活化使用呢?我举些例子:在澳大利亚,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是旅馆,是可以用于居住的;荷兰的一座古教堂也是世界遗产,它照样可以用作商店、图书馆。遗产的活化使用是既开发又保护,通过旅游活化,让地上的东西活起来,从而合理实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旅游活化是古村保护的基本方式

过去的乡村旅游不怎么火,因为都是观光旅游。而现在有超过70%的城里人想找机会回乡下住两天,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并且,随着自驾游的发展,大多数的城里人都会到乡下去自驾游。所以当乡村旅游从观光旅游变成体验式旅游的时候,就火了。

国家一直提倡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应该顺应潮流而加速活化。古村落有很多种活化的方法,包括手工艺及现代农业等。但是,乡村旅游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化方法。这个方法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现在我们有志于打造一个乡村活化“超部门”。这个“超部门”没有部门利益保护,而是多学科、多行业的综合体,将乡村旅游变成一种乡村文化,形成开放的保护与活化。

活化是一种保护方法、观念和艺术,能让古村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速城镇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将乡村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乃至作为城里人的一种治病的药一样来保护。

吴必虎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