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仁

阅读(1392) admin 2016-10-24

改革开放初期,我从香港回内地,看到基本上只有城市在改变,农村变化不大。但是后期就发现自己见过的许多传统民居都不存在了。这是由社会价值、经济条件、生产基础的改变导致的。但是这种快速的改变并没有把我们对传统民居的价值认识和保护意识带到农村。

古民居发展有着天然的规制

从建筑来说,国外的建筑史研究一般是以所谓的正统纪念物为主,例如以教堂作为研究的框架。但是在中国,很早就有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民居上。这是因为诸如寺庙等纪念物,多是木结构,经年累月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而民居因为地域的差异性,形式丰富,且很多是石造或者砖木石混合建造,容易保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方国家对历史的保护意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直到现在,西方有文化的中产家庭都把意大利当作必游之地。在那里,古罗马辉煌灿烂的历史、建筑、文化、艺术无不熏陶着他们,也培养出他们自小对于古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慢慢地渗透到整个社会阶层,包括农民在内,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

但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对于民居的保护并不是一种主流意识,特别是在农村。对于农民来说,攒钱、建房、结婚才是人生的大事。以前谁家生了儿子,就会种一棵树。等到儿子18岁成人要娶媳妇时,树也长大了,就会被砍了盖新房。中国的传统民居就是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一直发展的。

房子不断地翻修、重建,明代的变成清代的,清代的变成民国的。但所有的变化在一代代传承的工匠手下,焕发新的活力但又遵循着朴实、传统的规制。不谈保护却有自己的天然尺度。

固守还是调整需要深思

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儒家的文化教育使得中国的农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工具发生巨大改变,传统村落也开始迎来真正的变革和冲击。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手中的钱多了,自然要回乡盖房。房子由木结构变成石头和砖结构,甚至是砖混结构。这时,各种信息也大量涌来,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生活方式。一些富裕的农村甚至开始出现一些亦中亦西,甚至不中不西的

小洋楼。农村传统的形态很快被新的社会价值观所取代。另外,近年来征地、土地交易,或者是地产商以新的形式介入,都成为传统村落保护潜在的隐忧。

当然,我们不是要固守传统,况且传统也是不断变化的,是活的,但哪些是要保持绝对不变的,哪些是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做出调整的,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这种调整应该是为了适应活的生活,而不应该是对过去的否定。但是目前来看,传统村落正处在一种慢慢变少的阶段。

政策保护难以覆盖全局

大概在十几年前,关于老房子和老村落的一些书籍、报道和照片,开始唤起一部分人对于传统美学、传统价值观的追忆,也引起了对传统村落现状的关注。但当时这种怀旧情绪并没对保护工作起到特别大的影响。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政策,对一些较大的、较有价值的传统村落进行了保护,但是这些被定为古村的村落,在中国村落总数里连1%都不到。而剩余的超过99%的村落,仍在不断地消亡。它们中保有着大量的古迹。

另外,很多建筑学者在做农村传统建筑研究时,研究的案例都非常好,但他们多是对建筑的空间及形式展开研究,而并没有和农村的整个建筑体系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古村整体保护难以受到重视。

要保有对历史的本真追求

近些年,浙江乌镇、上海新天地等古镇、古街区通过商业化成功转型,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西方,也有商业化的例子。特别是历史建筑变成旅馆,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类旅游项目有一些是私人在做的,也有一些是政府参与的。比如,葡萄牙政府把历史建筑保存下来后,和旅游学校合作来降低价格。南非的一家旅游集团与周边的村庄合作开发旅馆,双方各占相应股份。他们还承诺30年后旅馆归这些村庄所有。但是诸如乌镇这些大观园式的、讲

故事式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大部分的传统村落。这些地方原有的村民已经搬走,已经变成消费的场所。

对于村落来说,最重要的是当地的村民。但现在很多村庄成了留守村,没有人,何谈保护和发展?我们期望能在村里发展产业,留住他们,在经济发展与传统保护之间形成一种可持续性的关系。

我们还应该保有对于历史建筑物形式本真性的一种理解和坚守。复制品再辉煌壮观也抵不过古桥边孩童嬉戏的一幅简单、真实的图景。村庄讲故事也要讲真实的故事,可以讲传统的价值观,可以在保护的立场上讲村庄的现代故事。这里边应该包含着我们作为成熟的当代人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的尊重。

今年暑假我去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周边的一座村庄,住在一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民宿中。房子的主人原来是一位设计师,四五十岁时返回家乡,利用家中的旧宅经营旅馆。这里的许多村民每天开车进城上班。整座村庄很好地保持着历史的风貌,但是走进房内,却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一座真实的现代的传统村庄。

另外,除了对传统的保留,对于真实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新东西,我们也应该接受它的存在,接受它成为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王维仁个人简介

著名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曾任2007香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其研究领域为合院建筑形态演变、中国建筑与城市。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